工廠地址:
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工業園區云巖山路55號
銷售總部地址:
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瑤溪街道南洋大道2999號萬洋科技城A2幢5樓
發布時間:2025 10/20
不銹鋼無縫管生產工藝優化需圍繞提升成材率、降低能耗、保證精度、減少污染四大核心目標,針對冶煉、穿孔、軋制等關鍵環節逐一突破。
1.冶煉環節:優化成分與純凈度,從源頭控質
精準成分控制:采用 AOD(氬氧脫碳)+ VOD(真空氧脫碳) 雙聯精煉工藝,替代傳統單爐冶煉。該工藝能精準調控鉻、鎳、鉬等元素含量(誤差可控制在 ±0.05% 內),同時降低碳、硫等有害雜質(硫含量可降至 0.005% 以下),減少后續加工裂紋風險。
節能與環保改造:在冶煉爐加裝 余熱回收裝置,將煙氣余熱轉化為蒸汽或電能,降低噸鋼能耗;采用密閉式煙罩收集廢氣,配合脫硫脫硝系統,減少有害氣體排放。
2.穿孔環節:優化參數與設備,減少荒管缺陷
智能化參數調控:用 PLC + 傳感器 替代人工經驗,實時監控鋼坯加熱溫度(如奧氏體不銹鋼控制在 1150-1250℃)、穿孔速度(根據鋼種調整為 0.8-1.2m/s)、頂頭推力等參數,避免因溫度不均、速度過快導致的壁厚偏差(可將偏差從 ±10% 縮小至 ±5%)。
設備升級:將傳統推鋼式加熱爐改為 步進式加熱爐,使鋼坯受熱更均勻,減少加熱變形;采用 錐形輥穿孔機 替代二輥穿孔機,提升荒管內壁光滑度,降低內折缺陷率(從 3% 降至 0.5% 以下)。
3.軋制 / 定徑環節:提升尺寸精度,降低材料損耗
高精度軋制設備:引入 三輥連軋機 或 Assel 軋管機,通過多輥協同控制,減少鋼管橢圓度(可控制在 0.1mm 內),同時縮小壁厚公差(從 ±8% 優化至 ±3%),降低后續切削余量。
智能化定徑控制:在定徑機組加裝 激光測徑儀,實時反饋鋼管外徑數據,自動調整定徑輥壓力,避免因人工調整滯后導致的尺寸超差,成材率可提升 5%-8%。
4.熱處理與精整:優化性能與效率,減少污染
可控氣氛熱處理:用 氮氣保護爐 替代空氣加熱爐,避免鋼管表面氧化(氧化皮厚度從 0.1mm 降至 0.02mm 以下),省去后續酸洗步驟,減少酸霧排放和廢水處理成本。
自動化精整線:采用 機器人矯直 + 自動探傷(渦流 / 超聲波) 替代人工操作,矯直精度提升至 0.5mm/m,探傷效率提高 3 倍,同時減少漏檢(缺陷檢出率達 99.8%)。
5.跨環節優化:全流程智能化管理
引入 MES(制造執行系統),打通冶煉、穿孔、軋制等環節的數據壁壘,實時追蹤鋼坯編號、加工參數、質量檢測結果,實現全流程可追溯,便于快速定位缺陷根源(如某批次裂紋源于冶煉硫含量超標),減少重復故障。
原材料優化:優先采用連鑄圓坯替代模鑄坯,連鑄坯成分更均勻、表面質量更好,可減少穿孔環節的修磨量(從每支修磨 5min 降至 2min),提升加工效率。
不同鋼種(如304、2507 雙相鋼)的工藝優化重點不同,比如雙相鋼需重點控制熱處理冷卻速度以保證雙相比例。
